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光明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中华文化公开课》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主题系列宣讲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讲坛邀请国内8位文化名家选取8个历史热点专题进行讲述,文风生动活泼,行文深入浅出,语意隽永,内涵丰富深刻,加之258幅高清插图相配,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延绵数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17至18世纪的西方学术界曾经把中华文明排在四大文明之首。黑格尔曾惊叹道:“中国实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然而,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力衰落,加之西方实证历史学(考古学)兴起,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以致今日西方和日本出版的世界文明史把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定为5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为4500年,中国文明为3300年,中国在四大古文明排序中降至最后。其依据是,当时国际上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文字、冶金术和城市这三个要素,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但是,《中华文化公开课》告诉我们:所谓“文明三要素”是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玛雅文明就没有冶金术,印加文明甚至还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时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即国家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最关键特征。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的材料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国家的出现。放眼世界,中国标准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出于科学性的本质要求,《中华文化公开课》的前三讲用红山、良渚、二里头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早期曙光和王朝气象,其生动、坚实、可靠的考古资料雄辩地实证了中华文明已有8000年起源史,5000年的城市和国家形成史,4300年中原王朝的问鼎史。通过碳14同位素测定,辽西兴隆洼红山文化遗迹距今8200—7200年,良渚古城距今5100—4700年,二里头夏都遗迹距今约4000年。二里头夏都考古研究不仅推翻了疑古学派对夏王朝是否存在的质疑,而且证实和还原了司马迁《夏本纪》欧洲杯买球正规平台_欧洲杯买球正规官网夏朝的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先生用“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等8个时代来概述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试想: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使我们不由得想起西方人的一句话:“历史有一个‘东方’……物质的太阳从那里升起!”《中华文化公开课》告诉他们:文明的太阳也从东方升起!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此,《中华文化公开课》写出了精彩的答卷。作为一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富含知识性、通俗性和可读性的普及性文化读物,书中的8个热点场景,实际上就是8个巨型博物馆(包括图书馆),8位文化名家把博物馆移至书本上,并运用大数据建立智慧博物馆传播于数字终端,让每位读者都能轻松地徜徉于中华优秀文化漫长历史长廊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8000年前的粟黍,6000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玉龙,5000年前的稻作农业,以及精美的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绘画、雕塑、丝绸和2000多年前的纸张。读者浸润其间,深感中国先民们巧夺天工的聪明智慧,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倍感自豪!
该书的第四部分讲述了“大运河文化”奇观。大运河犹如一条贯通华夏南北的彩链,串联起古今众多的明星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国家工程的伟大象征;第五讲“敦煌莫高窟”和第六讲“云冈石窟”展示了华戎交会、中外互鉴的历史场景,告诉人们中国文化一向具有“吸收外来”的开放胸襟,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文化相融合即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存活并发扬光大——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第七讲让无数向往故宫博物院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故宫文物的宏壮和优美,领略到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昔时皇宫中精美绝伦的珍贵艺术藏品。最令人骄傲的是,如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相比,故宫博物院的186万件藏品没有一件是从其他国家掠夺而来!第八讲“中华典籍”让读者走进了中国国家图书馆,4200多万册件的庞大馆藏使其名列世界第五大图书馆,最可称道的是它藏有人类最早的印刷纸质典籍和历时千年的珍贵图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巨量的中华典籍举世无双,难怪19世纪的西方哲人对此曾惊诧一叹:“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近年来,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成为读懂中国的关键词。深刻的思想性是《中华文化公开课》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归宿。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丰富的考古成果、文献资料、馆藏文物和历史典籍,令人信服地确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用铁一般的史实批驳了西方中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贬低与歪曲,不仅提升了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对于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植民族文化根脉、赓续历史文脉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链接地址:https://dzb.whb.cn/2024-07-07/6/detail-856471.html
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