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 黄友初:以卓越专业素养夯实教育家精神之基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11-13浏览次数: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欧洲杯买球正规平台_欧洲杯买球正规官网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明确表示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如何理解教师学科育人素养?教师如何在提升专业能力过程中实践教育家精神?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专家就“弘扬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展开论述。

    ————————————————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欧洲杯买球正规平台_欧洲杯买球正规官网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并在制度上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意见》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教育家精神的真正内涵。

    教育家既要“涵养德行”也要“精通专业”

    教育家精神是凝聚于教育家集体人格的抽象精神镜像,是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在探讨和学习教育家精神的热潮中,我们尤其关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等品格层面。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为依附的,是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有精湛教育艺术、卓越教育实践和深远教育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家精神不仅体现在师德、情怀和仁义等内在精神领域,同样体现在专业层面的卓越性和引领力。

    教育家是教师中的卓越者,他们能出色完成教师的本职工作,必然也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好老师的标准,也是教育家的普遍特征。因此,对教育家精神的诠释应从师德拓展到专业,它既是一种内隐的情感特质,是师德师风的具象表达,也是显性的教师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的卓越象征,是教育家知识素养、专业能力、情感与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达。不可能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每位教师都应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教育家型教师,而这些都需要以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前提。现如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德才兼备人才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对我国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驱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与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

    卓越的专业素养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教育目标的直接实施者,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品格和能力。教师实施有效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信念和品格构成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素质和教养的融合,是教师天性和习性的结合,也是教师内在秉性和外在行为的综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和取向。

    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与生命体悟相结合,实现了教育本质与精神本体的结合,从而凝聚成教育家精神。这种结合是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在知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想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因此,教育家精神不仅涵盖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还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石,专业素养的卓越性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专业素养的支撑,仅凭借对职业的热爱,是难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的。

    真正热爱职业,真正为学生发展着想的教师,必然会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会更严格要求自己,并更刻苦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对专业水平的自觉追求和刻苦钻研的品格过程,以及在努力和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此,新时代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应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为支撑,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意见》中也专门指出要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指引,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为保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师要掌握知识也要超越知识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观等要素,它们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注重自身学科教育素养的提高,是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表现,是落实《意见》的重要路径。

    首先,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教育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通用知识等。知识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本源,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认知思维的层次,并逐步发展相应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而这些都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教师的教育知识是指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理解和运用所教课程的知识,是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的知识,是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育知识中的综合体。高师院校在设置职前教师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各类知识相互兼顾,并能通过适当的研讨、模拟教学或任务解决等活动帮助职前教师有效内化,而不能有所偏颇,更不能因人设课。学科知识对教师从事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对它们的学习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很多学科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并不擅长教学,很多从事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的教育家也不是学科专家。

    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教育能力,包括设计学科教学、实施学科教学、学科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内容怎么组织、怎么呈现,课堂中怎么引导、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怎么提问更有效,信息技术该如何利用,等等,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将教学成效不好归结于学生学习不够努力,认为自己明明“讲过”的内容学生还是不会。这些教师不妨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否缺乏针对性,教学能力是否存在不足,“讲”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的学习逻辑,“讲”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洋葱式”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而这需要教师有娴熟的教育能力,能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推进课堂,而不是以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为主“拽”着学生往前走。对于关键知识点的教学,更要有耐心,在适当的“坡度”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知识的要点,要领会“磨刀不误砍柴工”。教育家有着卓越的育人智慧、娴熟的教育能力,能确保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自如恰当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达到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情怀的引领,只有秉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迸发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从而更新教育观、丰富教育知识,提高教育能力。这些都是教育家精神的写照,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领悟精神的内涵,在品格层面追求理想,在专业层面践行理想。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链接地址:http://chinateacher.jyb.cn/zgjsb/html/2024-11/13/content_643850.htm?div=-1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